你真的了解東莞這個城市嗎?可以說一下你的見解嗎?
以前,要是有個人介紹自己是東莞人,別人一般都會用意味深長的眼光看著他,要么笑而不語,要么盤根問底。理由你懂,我不說。論當今中國,有哪個城市是倒下去之后能重新站起來的?除了東莞,沒有第二個。
今天的東莞,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中,前擁香港深圳,背靠廣州,享三大國際都市環繞核心區位擔當的地緣優勢,未來不可估量。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拓展了東莞的發展空間,在新一輪發展中,東莞可依托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戰略機遇,緊緊依靠自身強大的現代制造業基礎,與區域內其他城市形成優勢互補、錯位發展。
可以說,東莞是左右逢源的城市。
東莞的地緣優勢有多突出?東莞西部區域(比如虎門),正好地處粵港澳大灣區黃金軸線上。
這個軸線從香港開始,途徑蛇口半島——前后海——寶安中心區——深圳機場——虎門,最終抵達廣州南沙、廣州市區。
東莞的西部,恰恰在黃金軸線的中間位置。
東莞的南面幾乎全部都是深圳,松山湖、塘廈和鳳崗,全部都與深圳接壤,而且,接壤的大部分都是深圳最發達的區域。
東莞從“制造”到“智造”,松山湖是主力軍粵港澳大灣區的灣區產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其他城市群中絕對找不到,這個特征就是——產業遷移和產業升級做的最為超前。
比如,東莞在我們過往的印象中,這就是個世界工廠,是個以低端電子組裝制造為主的城市。
而在東莞的松山湖,除了工廠之外,還聚集了大量來自深圳的企業,萬科的建筑研究中心、華為的松山湖科研中心、OPPO和vivo的科研中心、大疆的研發等等。近期,連華為都有2700名員工從深圳到東莞松山湖上班。
粵港澳大灣區新一輪的產業遷移、產業更迭和產業升級已經啟動,而東莞松山湖就是這一輪大趨勢的起點。
東莞這個世界工廠,正在從低端制造業逐步升級為,深圳之外的另一個科研創新聚焦點。
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的老大,有不少企業是:總部在深圳,研發在東莞,工廠在惠州,在惠州港裝船,直接出口東南亞,而在粵港澳大灣區,類似這樣的企業有上千家,甚至是上萬家。
深圳不僅形成了區域產業鏈、甚至是產業網,還跨過了制造業轉移的階段,邁入了研發產業的跨區域轉移。
東莞、惠州、中山,作為重要的產業轉移承接地,已經或正迎來產業大發展的良機。
從區位上來講,東莞、惠州最方便,靠近深圳傳統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同時交通也較便利。
而環深三大城市中,東莞經濟底子最強,惠州次之,中山稍弱于惠州。
所以,東莞當之無愧地成為最受深圳輻射的城市,2017年GDP突破7000億,在廣東省排第三位。
造就這一項項斐然成績的背后,除了各鎮街鼎盛的制造業,松山湖高新區立了大功。
松山湖作為國家級高新區,目前,在全國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第29位,是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將“東莞智造”和“東莞制造”最巧妙結合的典型代表,非“莞產智能手機”莫屬。
從松山湖第一家無人工廠生產線冒出,華為、OPPO、vivo、金立“莞產智能手機”航母戰團崛起,華為移動終端、大數據中心整體搬遷落地,到莞馬開幕式上的機器人舞蹈表演,國際科技合作周上的無人機方陣,智博會上的機器人下象棋。
“世界工廠”東莞以驚艷十足的黑科技旋風讓人眼前一亮,“東莞制造”煥發第二春靠的正是“東莞智造”。
背靠大樹好乘涼,有世界創新之都深圳老大哥的提攜,東莞走上了“傍科技大款”之路。
曾經的制造業之都,因其強大的高科技人才需求吸引無數年輕人前往。
2017年,東莞的GDP突破7000億,依托雄厚的制造業和松山湖崛起的高新技術產業,東莞的萬億城市目標越來越清晰。
所以說,東莞是一個有產業支撐的城市,經濟底子足夠好,投資前景好。
夢在深圳,睡在東莞對于東莞,哪些人群適合買?
1、剛需可以買。例如在觀瀾、龍華上班的人,更可以買。
2、長期投資者也可以買。此區域是5年以后才有比較大的回報,超短線投資不建議。
基本上,臨深片區基本都有上漲空間,深圳房價太高,外溢效應明顯,不過套現周期長,需長期投資。
那應該選擇什么區域呢?
東莞松山湖在產業推動下,有產業經濟和產業人口基礎。鳳崗塘廈在優勢區位引導下,有自住剛需客基礎。這兩個板塊的房價基礎是扎實的。
1.日益完善的交通,吸引了大批深圳購房者外溢
隨著軌道交通的逐漸完善,東莞會吸引相當一部分買不起深圳市中心的購房者外溢。
臨深買房,優先選擇已經開通地鐵或中短期有地鐵修建的區域,軌道交通是人口外溢的基礎。
目前東莞到深圳的地鐵已在規劃中。
東莞目前開通的地鐵只有2號線。據相關消息稱:
深圳地鐵11號線終點位于深莞交界處的碧頭站,將于2017年下半年建成通車,而東莞3號線最早通車也要到2020年之后了。
深圳地鐵6號線將在荔林站與東莞軌道交通1號線銜接,東莞地鐵1號線最早通車時間為2022年。
深圳地鐵12號線和18號線還計劃與東莞地鐵2號線對接,這兩條線路是規劃線路,目前尚無明確開工日期。
深圳地鐵10號線將在東莞設鳳崗站,預計將在2020年通車。
然后是高速公路,工作在深圳而住在遠距離的深圳周邊,想必大部分人都會有節余的資金來買車和用車,所以高速的發達程度是決定臨深買房的另一重要因素。
深圳購房者外溢對路網的密集程度有較高的要求,我們可以看到東莞通往深圳的高速線路多達8條,并且在深圳對外的延伸的免費高速的4條高速,通往東莞有3條(梅觀高速、龍大高速、南光高速),目前沿江高速也正在醞釀取消收費。
實際情況是雖然東莞距離深圳福田很近,但進出高速路前后有一段市郊路、市區擁堵路段,紅綠燈路口較多,耗時并沒有很理想,1.5小時內到達福田已是很理想了,以后隨著交通設施的改善,前景也會很好。
2.除了松山湖,鳳崗塘廈也一定會起飛
買松山湖好理解,剛才已經說了它未來強大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前景,那鳳崗和塘廈又為什么值得投資呢?
東莞鳳崗則是東莞距離深圳最近的板塊,以優勢的區位距離吸引了大量來自深圳方向的剛需外溢,是深圳邊緣的衛星“睡城”。
東莞鳳崗塘廈離深圳腹地近,離經濟發展潛力大的前海也非常近。
得天獨厚的位置也使鳳崗房價飆到了將近3萬,這是要和龍崗的某些區域以及坪山新區的房價持平的節奏。
對于鳳崗和塘廈來說,它們并不是東莞的中心城區,但房價卻僅次于松山湖。
東莞鳳崗位于東莞的最南端,斜插入深圳腹地,是目前臨深片區中距離深圳最近的區域,不足10km,因區域路況條件一般,需要繞遠路,高速公路車程大約40分鐘左右。
目前該區域配套相對落后,主要是工業聚集區,有大量的工廠運轉,區域城市界面混亂,人員構成相對復雜,整體印象相對較差。
目前深圳龍華均價5-6萬,龍崗均價4-5萬,而從城市距離上講,鳳崗與上述兩大區域的城市距離相同,因位于東莞,且配套較差,區域均價2-3萬元/㎡。
東莞鳳崗區域間價差2-3萬/㎡。該區域最大的價值是與深圳最短的距離和較高的價差,但區域環境和生活氛圍可能是該區域房價上漲的最大限制。
以目前的房價來說,兩個區域的溢價前景都不錯。
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是金融、科技、產業灣區,而松山湖擁有較好的科技基礎和充沛的土地儲存,是深圳科技產業轉移的最優選。
深圳作為灣區經濟的龍頭,必將帶領整個灣區騰飛。
關注大胡子說房,教你買到好城市、好地段的升值好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