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ice
吉印通 2025-08-31 18:43 10 0
紙張儲存與環境適配性
紙張含水率異常:紙張在高濕度環境中易吸水膨脹(邊緣變軟、相互粘連),導致分紙時無法分離,出現 “雙張進紙”;低濕度環境下紙張失水收縮(邊緣變硬、產生靜電),易出現 “空張” 或 “歪斜”(靜電吸附導致紙張貼合,分紙吸嘴無法吸起)。
紙張堆疊狀態:堆紙臺的紙張未對齊(左右或前后偏移),會導致分紙吸嘴吸紙位置偏差,引發 “紙張歪斜”;紙張堆疊過高(超過堆紙臺限位),會使底部紙張受壓過大,分紙時阻力增加,出現 “卡頓”。
紙張質量缺陷:紙張邊緣有毛邊、折痕(如儲存時擠壓變形),會在送紙過程中被輸紙輥卡住,導致 “邊緣破損”;紙張厚度不均(如一批次中部分紙張過厚),會使分紙機構的分離力度不匹配,出現 “雙張” 或 “漏送”。
紙張預處理不足
未做 “松紙” 處理:新開封的紙張因堆疊緊密、存在靜電,若未人工抖動或使用松紙器預處理,紙張會相互吸附,分紙吸嘴無法單獨吸起,導致 “雙張進紙”。
紙張裁切精度差:紙張裁切時尺寸偏差過大(如左右長度不一致),或裁切邊緣不垂直,會使紙張在定位時無法貼合側規、前規,出現 “歪斜” 或 “定位卡頓”。
分紙吸嘴與吹嘴故障
吸嘴負壓不足或堵塞:分紙吸嘴(通常為 2-4 個)的負壓管堵塞(如紙屑、粉塵堆積)、負壓泵壓力不足,會導致吸嘴無法牢固吸起紙張,出現 “空張”;若吸嘴磨損(如橡膠墊老化、表面有劃痕),會導致吸紙時漏氣,同樣引發 “漏送”。
吹嘴風壓不當:吹嘴(位于吸嘴下方,用于分離紙張)的風壓過大,會將紙張吹得過于分散,導致吸嘴吸紙位置偏差;風壓過小,則無法有效分離相鄰紙張,出現 “雙張進紙”。
吸嘴與吹嘴位置偏移:吸嘴高度未對準紙張邊緣(過高則吸不到紙,過低則壓傷紙張),或吹嘴角度未傾斜(無法將紙張吹開縫隙),均會導致分紙失敗。
分紙刀與壓紙腳問題
分紙刀磨損或位置不當:分紙刀(薄鋼片,用于插入紙張縫隙輔助分離)變鈍、有缺口,無法有效劃開紙張;若分紙刀與紙張邊緣距離過遠(超過 5mm),則無法插入縫隙,導致 “雙張”;過近則易劃傷紙張邊緣。
壓紙腳壓力不均:壓紙腳(位于堆紙臺上方,用于壓住未分離的紙張)的彈簧彈力不足,會導致壓紙力度不夠,紙張易被多吸;彈力過大則會增加分紙阻力,導致 “卡頓”;若多個壓紙腳彈力不一致,會使紙張受力不均,出現 “歪斜”。
輸紙輥磨損或壓力失調
輸紙輥表面老化:輸紙輥(橡膠材質)長期使用后表面變硬、出現裂紋或光滑無紋理,摩擦力下降,無法帶動紙張勻速前進,導致 “紙張卡頓” 或 “速度不均”(后續定位時歪斜)。
輸紙輥壓力不足:輸紙輥兩端的調壓彈簧松動,或軸承磨損導致輥體下沉,會使輸紙輥與紙張的接觸壓力不足,摩擦力不夠,出現 “紙張打滑”(表現為紙張輸送速度慢于設備設定速度,后續套印錯位)。
輸紙輥平行度偏差:輸紙輥兩端安裝不水平(一端高一端低),會導致紙張兩側受力不均,出現 “橫向歪斜”(紙張向壓力大的一側偏移)。
傳動系統故障
齒輪或鏈條松動:輸紙輥的傳動齒輪、鏈條因長期使用出現間隙過大或潤滑不足,會導致輸紙輥轉速不穩定(時快時慢),紙張輸送速度波動,引發 “卡頓” 或 “空張”。
離合器失效:電磁離合器(控制輸紙輥啟停)故障,會導致輸紙輥無法及時啟動或停止,出現 “多送紙”(離合器無法斷開,持續送紙)或 “漏送”(離合器無法吸合,不送紙)。
側規定位異常
側規彈簧彈力不足:側規(控制紙張橫向定位)的拉簧松動,無法將紙張拉至定位基準面,導致 “橫向歪斜”;若彈簧彈力過大,會使紙張邊緣被拉變形,出現 “褶皺”。
側規滾輪磨損:側規的壓紙滾輪(輔助紙張貼合側規基準面)表面老化,摩擦力下降,紙張無法順暢貼合基準面,出現 “定位偏移”。
側規與輸紙速度不匹配:側規定位速度慢于輸紙速度,紙張會被強行拉扯,導致 “歪斜”;速度過快則會使紙張過度貼合,出現 “邊緣破損”。
前規定位故障
前規擋紙舌磨損:前規(控制紙張縱向定位)的擋紙舌(金屬片)磨損或變形,無法有效阻擋紙張,導致 “縱向定位偏差”(紙張前后位置不一)。
前規與輸紙輥銜接不當:前規抬起 / 落下的時間與輸紙輥輸送速度不同步(如前規未及時抬起,紙張被擋??;抬起過早,紙張未定位就被送走),會導致 “定位卡頓” 或 “空張”。
靜態檢查(停機狀態)
觀察紙張:檢查堆紙臺紙張是否對齊、有無折痕 / 毛邊,用手抖動紙張判斷是否有靜電(紙張相互吸附則需除靜電);
檢查部件:拆卸分紙吸嘴,清理負壓管內的紙屑;用手轉動輸紙輥,感受是否有卡頓(判斷軸承是否磨損);檢查分紙刀、壓紙腳的磨損狀態。
動態測試(低速運行)
點動送紙:啟動設備低速運行,觀察分紙吸嘴是否精準吸起單張紙,吹嘴是否有效分離紙張(無雙張則分紙機構正常);
跟蹤輸送:用記號筆在紙張邊緣做標記,觀察紙張經過輸紙輥、側規、前規時的位置變化(若標記偏移則對應部件異常);
壓力測試:用塞尺測量輸紙輥與壓紙輥的間隙(標準間隙為紙張厚度 + 0.1mm),判斷壓力是否合適。
環境與參數驗證
溫濕度檢測:用溫濕度計測量車間濕度(標準 45%-65% RH),濕度異常則開啟除濕 / 加濕設備;
參數核對:對照設備說明書,檢查分紙吸嘴負壓(通常 - 0.04~-0.06MPa)、吹嘴風壓(0.2~0.3MPa)、輸紙速度是否匹配紙張類型(厚紙需降低速度)。
輸紙問題 | 高頻原因 | 快速解決方法 | 預防措施 |
雙張進紙 | 吹嘴風壓不足、紙張粘連 | 調大吹嘴風壓,人工抖動紙張除靜電 | 儲存時控制濕度,使用松紙器預處理 |
紙張歪斜 | 輸紙輥平行度偏差、側規彈力不足 | 校準輸紙輥水平度,更換側規彈簧 | 定期校準輸紙輥,檢查側規磨損 |
空張(漏送) | 吸嘴負壓不足、吸嘴磨損 | 清理負壓管,更換吸嘴橡膠墊 | 每日清潔吸嘴,定期檢查負壓泵壓力 |
紙張卡頓 | 輸紙輥壓力不足、傳動齒輪松動 | 調緊輸紙輥調壓彈簧,潤滑傳動齒輪 | 每月檢查輸紙輥壓力,定期潤滑部件 |
邊緣破損 | 分紙刀過近、前規擋紙舌變形 | 調整分紙刀位置,修復前規擋紙舌 | 定期檢查分紙刀、前規的磨損狀態 |
一、輸紙不暢的核心表現與排查原則輸紙不暢是印刷機進料環節的高頻問題,主要表現為紙張歪斜、雙張/多張進紙、紙張卡頓、空張(漏送)、紙張邊緣破損五大類,不僅影響印刷效率,還可能導致后續套印不準、墨色不均等連鎖問題。排查需遵循“從源頭到終端...
2025-08-31 10 0
一、缺墨與漏印的核心定義及影響缺墨是指印刷品圖文區域油墨覆蓋不充分,出現顏色偏淺、局部空白或條紋狀淡墨;漏印則是圖文部分完全未附著油墨,形成明顯空白區域,二者均會導致印刷品信息缺失、視覺效果差,甚至直接報廢。這類問題在膠印、柔印、凹印等印刷...
2025-08-31 8 0
一、糊版(堆墨)的核心定義與危害糊版(堆墨)是印刷過程中,油墨異常堆積在印版、橡皮布、墨輥或壓印輥表面的現象,表現為局部圖文模糊、邊緣暈染、出現墨疙瘩,嚴重時會導致圖文粘連、承印物破損,直接影響印刷品質量與生產效率。這種問題在膠印、柔印、凹...
2025-08-31 11 0
一、墨色不均的核心表現墨色不均是印刷過程中常見的質量問題,主要表現為印刷品表面同一圖文區域顏色深淺不一、出現條紋、斑點、漏印或局部過濃等現象,不僅影響視覺效果,還可能導致產品報廢。其成因可系統劃分為油墨系統問題、設備狀態異常、操作工藝不當、...
2025-08-31 9 0
一、套印不準的核心定義套印不準是指印刷過程中,不同顏色或批次的圖文無法精準對齊,出現錯位、重影或留白等現象,直接影響印刷品的清晰度與美觀度。這種問題在多色印刷(如膠印、柔印、凹?。┲杏葹槌R姡涑梢蚩蓺w納為機械精度、材料特性、操作工藝、環境...
2025-08-31 10 0
本文暫時沒有評論,來添加一個吧(●'?'●)